豬發情配種是養豬生產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對于母豬正常發情但就是配不上種這個問題一直是困擾大家的重要因素。
一、母豬屢配不孕的原因
屢配不孕是指:母豬能夠正常發情,但連續三個情期以上不能受孕。
臨床常見:不排卵、不能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能正常著床、胚胎早期死亡等4種原因造成。
(一)不排卵
卵泡:是由卵巢皮質內的一個卵母細胞和其周圍許多小型卵泡細胞所組成的。
分為: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三個階段。
不排卵常見于:無卵可排和有卵不排兩種情況。
(二)無卵可排
1、無卵泡發育:母豬與生俱來擁有卵母細胞,無卵可排是指各種因素導致卵泡不能發育成成熟卵泡。
常見于:卵巢發育不全、胡亂使用催情藥物和營養不良。
2、卵巢發育不全(也稱特納綜合征):1938年由特納首先描述,占屢配不孕的6.5%,由公豬精母細胞性染色體不分離造成,屬遺傳性疾病,患畜性腺發育障礙,卵巢被條索狀纖維組織所取代;淘汰處理。
3、胡亂使用催情藥:每種生殖激素都有特定的用途和使用時間點,有些養殖戶不管是后備還是經產母豬,不考慮各種誘發因素,只要是不發情就喂“催情散”,而市場上催情散五花八門,一旦購買到只含已烯雌酚等激素類藥物的劣質“催情散”,就會造成母豬只發情無排卵。
4、營養因素的影響:飼料能量、蛋白過高或過低,會造成母豬過肥或過瘦。
過肥:卵巢內脂肪浸潤、卵泡細胞脂肪變性、卵泡萎縮。
過瘦:飼料蛋白質缺乏,母豬無法提供卵泡生長必需的原料。
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缺乏:會造成卵巢變性或萎縮而不排卵。
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引起假發情,并且影響胎盤發育。
母豬屢配不孕,是母豬的問題還是?你知道嗎?
(三)卵泡長不大
卵泡長不大指:在卵泡晚期,卵泡生長始終不能達到成熟卵泡大小,且功能差,分泌雌激素不足。由多囊卵巢,雌、孕激素水平異常,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低等因素引起,
常見于以下三種情況:
1、卵巢早衰:老齡母豬卵巢內的卵泡已消耗完,不能再用促排卵藥物使卵泡發育,或雖有原始卵泡,但對促性腺激素無反應。
2、多囊卵巢綜合癥:特點是卵巢體積增大,有多個小卵泡,但是不能發育成熟,因此需要用藥物來促卵泡發育。
3、內分泌功能障礙:當溫度超過32℃時,母豬的分泌機能會發生紊亂,會導致雌激素分泌不足,促排卵素減少,導致卵泡發育不好或不排卵。
(四)有卵不排(也稱卵泡黃素化)
卵泡成熟后不破裂,在促黃體生成激素峰值后48小時,卵子仍然不能排出即為有卵不排。
一個卵子的成功排出是由多種激素協同作用的復雜過程:腦垂體分泌促黃體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會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孕激素促使卵巢合成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膠原酶、透明質酸酶等,這些酶使優勢卵泡頂部的膠原纖維之間起粘合作用的蛋白多糖變性,卵泡壁張力降低并被溶解破裂;同時,促黃體生成素能夠促進顆粒細胞合成前列腺素,促使卵泡周圍間質內的平滑肌纖維收縮,引起排卵。